2024年09月21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轨道交通>正文

探访轨道数智时代下的“青岛模式”

分享到: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到青岛消夏的人们,除了能欣赏海滨美景,还能增加智慧出行新体验。

4月26日,全国第一个全自主运行系统(TACS)示范工程——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正式通车初期运营,揭开了我国城轨列车运行控制领域的崭新一页。运行2个月来,作为青岛市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实事、青岛地铁打造的首条智慧地铁示范线,6号线一期给出行带来哪些变化,增加了哪些出行体验?记者近日进行了实地探访,揭秘6号线背后的“科技密码”。

数智赋能

  让列车“自己跑、自己停、自己回”

登上6号线列车,在车头位置,看不到传统的隔离式驾驶室,而是直接能透过列车车窗,观看到列车全自主运行的情景,沉浸式感受列车在地下隧道飞驰。

在列车上可以看到,不少小朋友被这一景象深深吸引,不住地惊呼“神奇”。

没有驾驶室的地铁是如何运行的?据青岛地铁集团副总经理、运营公司董事长刘纪俭介绍,不同于传统列车控制模式,6号线采用了TACS系统,拥有一颗强大的“智慧大脑”,传统列车控制系统主要设备安装在轨旁,而TACS系统让列车实现“自己跑、自己停、自己回”。

“6号线作为青岛地铁第一条上云线路,从建设之初就是按照智慧城轨示范线来打造。”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表示,青岛地铁集团牵头打造的基于TACS的全自主运行、全数字感知、全智慧运维、车地一体、互联互通、灵活编组的智慧城轨系统,可实现对行车控制、客流趋势、服务质量等全方位智慧化调控,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企业运转效率、降低运营生产成本。

在九顶山站点控制中心,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全线、全功能、全要素、全场景化”的智慧车站系统。

“智慧车站能让乘客感受到,虽然车站里的服务人员少了,但是服务更精准及时了。”工作人员举例说,比如当系统即时识别到行动不便的特殊乘客时,能第一时间通知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提供精准服务;当系统“秒级”识别乘客扶梯摔倒情况后,能第一时间远程停梯,通过手持终端和手环同步推送给最近的工作人员前往处理,避免乘客二次受伤。如需联系车站工作人员,在智能服务中心,乘客可点击自助票务处理终端上的“一键呼叫”按钮,车站工作人员将通过远程视频语音或来到服务现场进行交流处置。

智慧车站的“智慧”还体现在车站运作上,通过智慧巡站及一键远程开关站功能,提升车站的整体运作效率。

运行2个月以来,6号线智慧车站利用视频AI、物联感知、人员定位、BIM等智慧化手段,开关站及巡视任务提效78%,车站应急处置效率提升80%,提供了更精准、主动贴心的乘客服务,实现了更安全的事件处理、更高效的生产运作。

在智慧运维方面,6号线一期建成了业内首条应用车辆、供电、机电、工务、通号五大专业智慧运维的线路,实现设施设备运维从“故障修”“计划修”向“状态修”“预测修”的转变。经测算,相较传统运维,智慧运维可实现设备可靠性提升15%,故障处置效率提升30%,每年可节省运营成本4000余万元。

绿智融合

  列车也有了“充电宝”

青岛是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强龙头”。早在2022年,青岛就率先发布《青岛地铁绿色城轨发展实施方案》,勇担减排重任,明确提出到2028年实现节电30%、降碳40%的宏伟目标。

秉承问题导向、目标导向,6号线一期创新践行“绿色”标准,从建设到运营各个环节,向着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地铁不断奋进。

大胆启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是6号线一期实现提质增效、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举措。

与传统现浇结构车站相比,装配式车站展现出良好的节能减排效益。6号线一期通过全力推广装配式建造体系,研发基于青岛工程地质特点的装配式车站,节省钢材近5000吨、木材近5000立方米,建筑垃圾减少60%,单站节省工期4—6个月。

与此同时,清水混凝土的应用也是实现降碳节约目标的一大“功臣”。

通过全网推行饰面高性能混凝土,6号线一期实现了车站结构浇筑一次性成型,满足高强度、高防水的性能要求,实现轻装修、简装修甚至免装修,在提升工程优质绿色品质的同时,总体建设投资不增反降,更便于后期运营维护。

记者走进6号线一期九顶山车站一侧的变电所内,现场工作人员指着一个圆柱形的大“伙计”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地铁的‘充电宝’。”

这个“充电宝”的功率有多大?答案竟是全线可达到惊人的15兆瓦!

据悉,青岛地铁集团研发的大容量飞轮储能系统,可以吸收列车“刹车”时的多余能量,用于列车出站时“给油”,动能与电能交替转换,从而实现能量的最大化利用。

据了解,青岛地铁集团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隧道源、海水源等多源热泵技术,利用既有的隧道结构和排出的海水,应用热泵技术实现供暖供冷;与同规模锅炉系统相比,采暖季系统平均COP高于4.68,供热节能率高达78%。

 扩大朋友圈

  数字化转型成果开放共享

  独行快,众行远。

青岛地铁的数字化、智慧化的建设道路,是一条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同推进的道路。

在青岛地铁6号线智慧城轨系统的建设中,中兴通讯打造了城轨行业最兼容开放的云平台,率先实现城轨云平台中产品的全面解耦,提供了完善的IaaS、PaaS层能力全栈云平台服务,实现上云业务100+,上云虚机1000+,节能减排30%以上,满足青岛地铁运营业务性能、时效、安全等多方面的需求,实现青岛地铁“云、网、智、端”异构全域混合资源的“一站式”管理。

青岛地铁大数据中心是行业内首个数据标准体系全域覆盖并落地的样板点,全面提升了青岛智慧地铁管理和决策能力,为青岛地铁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支撑。中兴通讯在青岛地铁大数据中心,打造了城轨行业真正支撑数据治理与开发全业务流程的大数据平台,助力实现全域数据治理,形成63个主题域的数据资产、800余项指标体系,在多方面实现了企业的降本增效。

青岛地铁与中兴通讯合作始于2011年,十三年来,双方合作从无到有,从技术交流到项目交付,从传统通信领域合作到多领域的全面开花,至今一直在地铁城轨云平台、大数据平台、线路通信网、传输网、公务电话等领域方向保持紧密合作。

“我们希望能够持续以新质生产力助力青岛地铁系统融合、绿智融合、业务融合等多模式的融合城轨建设,促进青岛地铁高质量发展,助力青岛地铁迈向‘世界一流’地铁建设。”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政企业务总裁张雨说。

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血脉,青岛地铁智慧化应用实践节节攀升智能技术背后,折射出的是青岛地铁不断释放的科技活力与发展潜力。

“青岛地铁6号线的成果经验将面向行业开放共享,同步推进诸多建设成果的行业标准编制与业内推广,不断加强与国内地铁城市的交流,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铁力量。”张君说。(周昕 梁微)

编辑:卓卓

行业数据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