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全长38.7公里,共设站7座,其中高架站3座——福田站、芦葭站(预留站)、资阳临空站;地下站4座——幸福大道站、苌弘广场站、宝台站、资阳北站。设临空车辆基地1座
●全龄友好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轨道交通资阳线的细节之中,各车站均配备无障碍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等,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车站客服中心采用半开放式设计,并搭配自助处理终端,实现票亭无人值守时,乘客需求一键响应
●工程建设多有突破,比如,挂篮施工实现未掉落一根螺丝钉;首次采用双模盾构技术穿越长江支流,建成沱江上首座盾构隧道
四川首条跨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轨道交通资阳线建设迎来重要节点。
8月16日,该线路全线车站正式亮相,通过“一线一主题”“分级设计”设计模式,将轨道交通功能与地域文化、临空经济特点相结合,打造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化线、风景线、暖心线,为成资同城化发展再添一张文化名片,将提升市民出行幸福指数。
据介绍,轨道交通资阳线预计下月底开通初期运营。届时,从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到资阳,搭乘成都地铁和轨道交通资阳线,用时约1小时。
一站一特色
融入双城文化元素
轨道交通资阳线工程起于成都轨道交通18号线福田站,止于资阳北站。线路全长38.7公里,共设站7座,其中高架站3座——福田站、芦葭站(预留站)、资阳临空站;地下站4座——幸福大道站、苌弘广场站、宝台站、资阳北站。设临空车辆基地1座。
作为串联资阳市中心城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片区的重要经济走廊、重点产业协作带和重大铁路航空枢纽,轨道交通资阳线不仅对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提升成都都市圈核心能级、加速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也肩负着经济繁荣与文化交融的使命。
这不仅是一条交通大动脉,更是一条文化走廊,融合历史与现代、地域与文化。在当日的试乘体验中,记者留意到,列车处处充满别致的设计元素。内饰上,通过现代图形设计勾勒出具有资阳特色的柠檬图案,呈现“一城柠檬香”的独特韵味;外观上,提取太阳神鸟元素,与车头造型相融;整体上,以“金乌呈祥、金柠满堂”为主题,融入两座城市的文化元素。
从成都福田站一路前行,沿线的7座站点各有不同,凸显“一站一特色”。
成都轨道建设公司设计与前期中心副主任张昌国介绍,着眼“历史当代兼顾、川蜀特色明显、社会影响深远、区位高度关联”等标准,筛选了成都和资阳历史文化的代表元素,结合理论研究、大数据分析、问卷调研和专家评定,确定了“现代时尚 成资融合”的线路主题和“现代产业 文化创意”的风格定位。
其中,4座地下站按照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原则,融合“展翅腾飞”的曲线造型元素与资阳特产柠檬造型元素,展现资阳蓬勃发展的新风貌与未来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车站设计融入资阳红色文化、三贤文化、石刻文化等,既具有现代潮流,又富有历史底蕴。
3座高架车站中,资阳临空站采用网架结构,整体全长135米,两端各悬挑20米,径向宽度29米,高度24米,横向断面为多曲球形,屋面板为鱼鳞状铝板,整体造型为飞机机翼,寓意借“机”起飞。
临空车辆段承担着资阳线电客车的停放、清洗、检修等日常任务。该车辆段利用地形条件、依山而建,通过层叠和错落的设计,展现山地丘陵的地域性特征,实现与周围环境和谐共生。
此外,全龄友好的设计理念贯穿于轨道交通资阳线的细节之中。各车站均配备无障碍卫生间、紧急呼叫按钮、儿童专用洗手池和马桶,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幸福大道站和资阳北站设有母婴室,配备护理台、哺乳间、洗手池等设施;车站客服中心采用半开放式设计,方便儿童和轮椅乘客问询,并搭配自助处理终端,实现票亭无人值守时,乘客需求一键响应。
穿江跨线
完成多项技术突破创新
自2020年11月开工以来,轨道交通资阳线的建设一直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该工程具有站间距大、施工风险高等特点,有很多突破和创新。
实现挂篮施工未掉落一根螺丝钉的“高空之舞”。轨道交通资阳线高架段长23.47公里,是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目前建成的最长高架线路,其中9处挂篮施工是资阳线的建设难点之一,包括上跨运营高速公路、快速路、河流等,最长的一段达246米。
“9座挂篮连续梁的合龙标志着工程进度和技术创新的双重胜利。”成都轨道建设公司项目管理一中心副主任南快飞表示,针对悬臂现浇梁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的特点,施工中严格管控,采用全封闭硬质兜底防护,保障施工和既有运营公路的安全。
利用每天3小时天窗期完成跨越18号线的“飞越之旅”。资阳线高架桥是全线风险等级最高的施工点,需上跨成都地铁18号线(运行中)进行施工。“为确保工程安全推进,项目通过技术优化、三维建模、实体模拟演示等措施反复细化施工工序。”南快飞介绍,上跨18号线时,盖梁采用全封闭铝扣板作为防护兜底,确保水不会洒落。
“由于施工地点下方是运营中的线路,只能在18号线结束运营后的天窗期施工,作业时间非常有限,一般每天只有3个小时。”施工单位中铁二十三局资阳线项目部相关负责人说,铝扣板全防护兜底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既为高空作业工人提供了安全的作业平台,也保障了既有线路的行车安全。
采用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机,完成长江支流“穿越之旅”。2022年12月,宝台站至苌弘广场站区间右线盾构机成功穿越沱江,完成425米水下掘进。这标志着成都轨道交通首次采用双模盾构技术穿越长江支流,建成沱江上首座盾构隧道。
据悉,宝台站至苌弘广场站区间长2445米,穿越地层主要为中风化泥岩、砂岩地层,其中穿越沱江的长度约321米。在枯水期,江面距河床底仅为8.9米,距隧道拱顶最小距离为24.1米。在穿越沱江作业时既要考虑盾构长距离穿越易发生喷涌、塌陷等安全风险,又要兼顾掘进效率。
为保证工程安全,成都轨道交通集团联合参建单位邀请国内盾构领域知名专家多次现场勘查,采用土压+泥水双模盾构机进行掘进施工。“相较于传统盾构,这种盾构机可高效掘进,并能更好地控制地层沉降,根据不同的地质和沉降监测数据,调整掘进模式,确保了盾构施工安全稳定,为后续类似施工提供了宝贵经验。”轨道交通资阳线工程施工总承包部副指挥长田立说。
今年以来,江苏持续加大铁路建设投资,1-8月累计完成投资449.2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1.6%,超时序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 9月5日,沪渝蓉高铁六合特大桥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主墩连续梁“0号块”顺利完成混凝土浇筑,正式进入连续梁施工阶段。跨马汊河矮塔斜拉桥全长520米,塔高58.5米,为该标段关键控制性工程,对下一步架梁通道的打通至关重要。 中铁上海工程局沪渝蓉高铁南京枢纽站前2标一分部副经理杨志告诉记者,主塔“0号块”是连续梁的首件,接下来将采用悬臂浇筑法从两边桥墩向跨中施工,分25个阶段进行浇筑,最终实现桥体合龙。 与此同时,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隧道——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盾构机已掘进突破1000米大关,到达长江江底,开启万米穿江长跑之旅。隧道全长14.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是目前建设标准最高、掘进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世界级高铁越江隧道工程。 今年计划通车项目沪苏湖铁路已进入静态验收阶段,确保今年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江苏铁路总投资预计将突破600亿元。目前,全省累计有超过780公里高铁在建,通苏嘉甬、宁淮城际、沪苏通二期等一批高铁项目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施工,预计2027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