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复兴号动车通过大瑞铁路大保段澜沧江特大桥
“滇处岩疆、山谷险阻、行路之难,视蜀道而过之”,这是《云南通志》中对横断山脉的描述。大瑞铁路大保段地处横断山脉南部,要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架桥、打隧,对于铁路建设者们来说,考验的不仅仅是解决技术难题的智慧,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
澜沧江特大桥:
创下桥梁建设史上三项世界第一
大瑞铁路指挥部总工程师曾劲介绍,大瑞铁路于2008年开工,采取大理至保山、保山至瑞丽分段建设模式。其中,全长133.66公里的大保段共有桥梁34座、隧道21座,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大保段的澜沧江特大桥、大柱山隧道、杉阳隧道等工程,都是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飞跨澜沧江天险的澜沧江特大桥,是大保段的代表性工程。大桥全长528米,主跨342米,距离江面高差270米,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河谷每年有近8个月的时间都是风季,风最大的时候达10级以上,有些体重比较轻的工人,必须扶着东西才能在桥面上慢慢走动。
桥面合龙后,这座大桥创造了三项世界第一:世界建桥史上首次采用二次竖转工法施工;二次竖转角度之和达到130度,为世界桥梁施工最大纪录;竖转钢拱架的重量当时达到了2500吨,创下世界桥梁施工最重纪录。这为我国在高山峡谷地区建设大桥积累了宝贵经验,彰显出我国桥梁建设的世界领先水平。
大柱山隧道、杉阳隧道:
施工现场“水深火热”,风险奇高
大保段大柱山隧道穿过6条地质断层,施工难度极高。被看作是隧道掘进过程中情况最棘手的“突泥涌水”,在这里只是家常便饭。隧道的建设者要面对“水深火热”的终极考验。大柱山隧道入口方向经常出现“突泥涌水”,最大瞬时涌水量高达每小时12000余立方米,相当于10分钟注满一个标准泳池,工人们在齐腰深的水里几乎无法站稳。隧道出口方向面临的问题是“火”——这里地温很高,水汽在40多摄氏度的环境中弥漫,让人感觉闷热难耐、无法喘息,工人们不得不躺在冰块上降温。加之围岩软弱破碎,岩爆现象频繁发生。洞里排出的水形成了一条流淌多年不断的瀑布。
杉阳隧道自2008年开工以来,先后发生溜坍、坍塌、突泥、涌水等地质灾害达700余次。在国内施工的铁路山岭隧道中,是掘进难度最大、安全风险最高的一条。隧道施工怕软不怕硬,当地的滇西红层地质遇风就崩解、遇水就成泥,工人们把这种情况形象地比喻成“在豆腐里打洞”,即使是用双层大型钢拱架进行支护,巨大的高地应力还是会将拱架如同拧麻花一般变形折断。在这里施工,日平均进度仅有0.6米,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