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轨道交通>正文

铁路年货运量由31万吨增长至破亿吨 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34年跨越式大发展

分享到:

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声,运载着3150吨矿石发往甘肃骆驼巷的38018次列车缓缓驶出山东高速集团坪岚铁路岚山站,这标志着山东高速集团铁路年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大关。山东高速集团旗下负责铁路运输的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成为全国首家年货运量突破1亿吨的省级地方铁路企业。

成立34年来,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始终胸怀时代重托,肩负“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成就员工”的企业使命,铁路运营管理总里程从72公里增长至634公里,年货运量从31万吨增长至1亿吨,年货物周转量从1550万吨公里增长至65亿吨公里。

企业相继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杯”等荣誉称号,成为山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方面军。

铁路年货运量由31万吨增长至破亿吨 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34年跨越式大发展(图1)

由小到大,地方铁路网持续完善

抚今追昔,令人感慨!回望34年前,凭着建设者们手抬肩扛建成了72公里的益羊铁路,里程短、等级低是山东地方铁路的真实写照。

企业之道,始于责任。山东高速轨道交通集团始终践行交通强国的历史使命,聚焦完善省内铁路网布局,从加快推进线路建设、扩大路网覆盖范围等方面持续发力,又先后建成了坪岚、宅羊、大莱龙、曹寿、临沂临港疏港等7条地方铁路,在山东北部和南部分别建成了相对独立的地方铁路运输网。以服务铁路沿线客户为中心,为有效降低客户物流成本,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代建代维代管等方式,帮助29家企业建设铁路专用线,打通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为客户提供门到门的大宗物资运输服务,为增强企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轨道交通集团积极推进地方铁路融入国家铁路网,先后完成了与胶济铁路、兖石铁路等直通运输,与国家铁路网直通口由最早的1个增加至目前的7个,带动了铁路沿线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运输服务拓展到全国各地。

“十四五”以来,轨道交通集团年货运量复合增长率达到15.22%,超全国铁路平均值12个百分点,以不足全国省级地方铁路5%的营业里程完成了全国省级地方铁路25%的货运量,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与时俱进,铁路设备水平持续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地方铁路建设时期因陋就简、先通后备,钢轨几乎全是P50再用轨,铁路上运行的还是老旧的蒸汽机车。近年来,随着管内铁路运量的提升,原有钢轨接头、木枕道岔、曲线等线路薄弱位置病害层出不穷,设备维修保养复杂困难,安全隐患众多。

 

为满足铁路运输需求,轨道交通集团先后通过无缝线路改造、轨枕更换为混凝土Ⅲ型枕、全面淘汰木岔枕,更新换代机车动力等措施持续提升铁路设备设施水平,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成为运输的主力,铁路等级由原来的地铁I级提升为国铁I级。列车运行在平顺的线路上,既安静又平稳, “哐当哐当”的声响成为历史。

近两年持续加大投入,投资45亿元的山东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于2022年建成通车,为省内第一条电气化地方铁路,与德大、龙烟铁路统一了标准,年运输能力由1900万吨提升至3000万吨,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交办的任务。2023年9月,投资20亿元的坪岚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提前6个月建成通车,为省内第一条复线地方铁路,铁路年运输能力由原来的3000万吨提升至8000万吨。

随着路网的扩大,机车车辆需求不断增长,近两年累计投入5亿元采购新型机车12台、车辆817辆,使企业拥有机车总量达到44台、车辆达到1627辆,大幅提升了运输服务能力。新上CTC调度系统、智能列车检测系统等一系列设备系统,实现了铁路装备的升级和数智化水平的提升。公司“车、机、工、电、辆”五大铁路专业齐全,成为国内为数不多拥有自主运输能力的地方铁路企业之一。

深化改革,打造特色管理模式

近年来,轨道交通集团始终把深化改革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向改革求效益,打出一套组合拳。聚焦主责主业,实施管理机制改革,打造了公司总部决策服务中心、权属单位利润创造中心、基层生产单元成本控制中心,形成了分工明确、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

持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运用大单位代管小单位、老单位代管新单位的方式,压缩了管理机构,降低了运营成本。为解决运输营销资源分散、各自为战的局面,轨道交通集团整合资源,建立三级营销体系,分级营销、上下联动、逐级处置,确保每条货源信息得到有效处置。为解决机构重复设置、沟通协调不畅问题,先后完成了调度统一指挥和机车车辆统一管理,提升了运输效率,提高了企业效益。

聚焦成本领先战略,以“源头创效、优本增效、管理提效”为宗旨,强化创效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系统思维,遵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创新提出“七九工作法”,通过贯通七大环节、九大方法,全面构建起“七纵九横”的网格化降本增效管理体系。近三年实现降本1.1亿元、盘活闲置资产2900多万元。

稳步实施“走出去”战略,紧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抢抓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步伐,铁路混凝土产品远销阿根廷、几内亚、波兰等12个国家,广西港融轨枕项目、日照兴岚铁路代管项目和河北邯郸交通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相继落地,泰国、孟加拉国、几内亚等国家的相关项目达成合作意向,产品、技术、管理实现全方位输出。

技术创新,打造企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轨道交通集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创收创效为根本、以协同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立创新研发中心,设立数智化研究所、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研究所、铁路设备维管技术研究所、高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所和货运铁路智能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5个,打造省级科研平台5个、地市级科研平台1个。制定创新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项目研发,统一资金调配、统一人才管理、统一成果推广,形成了“研发中心—研究所—科研平台”三级科技创新体系。

围绕制约铁路运输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和提升铁路装备水平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年均投入研发经费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取得了系列突破性进展。研发出的列车智能检测系统和远程道口监控系统广泛投入使用,研发出的CRTSⅢ型高铁轨道板自动化流水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累计获得国家专利197项,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获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省级称号11项。创新发展已成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融合共生,产业板块协同发展

轨道交通集团发挥铁路运输核心优势,延伸建强上下游产业链,构建了铁路运输、产品制造、资源开发、建设施工四大板块融合共生、协同发展的经营格局。

以铁路运输为依托,创新商业模式,延伸服务链,延长价值链。为支撑现代铁路建设,加快推进无砟轨道板推广使用,轨道交通集团“应势而动”,锚定广阔的高铁轨道板市场,推动铁路运输主业与产品制造产业耦合发展。建成了国内技术最成熟、生产规模最大的高铁轨道板生产基地,先后为省内外高铁建设项目供应轨道板47万块,高铁铺设里程超2800公里,为助力“轨道上的山东”作出了积极贡献。为配套产业发展,先后建成了年产能300万吨的绿色骨料生产基地和省内生产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CRB600H高强钢筋加工基地。成立专业团队,打造“专精特新”事业部,全力推进建设施工和设备维修专业化运作、精细化管理,进军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养护市场,成为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力量。四大板块融合共生、集群发展,产业协同效应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轨道交通集团始终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贯穿于企业治理全过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

近年来,轨道交通集团党委组织开展了星级支部、过硬支部创建和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活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同志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中积极作为,成立党员突击队97支,完成127项攻坚克难任务,党员队伍已经成为落实上级决策、推动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轨道交通集团坚持党建引领人才工作,把人才培养作为战略性工程来抓,围绕企业经营发展需要,近三年先后柔性引进“享受国务院津贴”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4人,自主培养高层人才2人、“全国交通行业技术能手”1人,“齐鲁工匠”“山东交通工匠”“省突出贡献技师”等20人,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富民兴鲁劳动奖”员工5人。企业引进培养的一大批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勇当火车头,甘做铺路石。轨道交通集团将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聚焦主业、勇于担当,努力在加强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支持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展作为、建新功,为新时代现代化交通强省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编辑:卓卓

行业数据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