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5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2024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江西上饶举行

分享到:

近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主办、中交(上饶)汽车综合试验场承办的2024年中国客车学术年会在江西上饶举行,来自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客车企业等单位代表100余人参加,围绕绿色、智能及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入探讨,共同分析公交客运行业、客车产业发展趋势,为我国客车行业高质量发展蓄力。

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预测,今年客车行业将迎来更好发展,全年5米以上客车销量将达19.5万辆,同比增长12%。其中,座位客车销量10万辆,同比增长10%;公交客车销量7.5万辆,同比增长25%;校车销量0.3万辆,同比增长20%。新能源客车销量约7.8万辆,同比增长20%。客车出口约6.8万辆,同比增长10%。

利好政策接力将加速公交客车更新

近日,《2025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印发,明确每辆车平均补贴8万元;其中,对更换动力电池的,每辆车平均补贴4.2万元。不久前,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启动第二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计划在10个试点城市新增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25万辆,优先城市公交车、出租汽车等领域。一系列利好政策将有效推动城市公交车更新,为公交客车市场注入活力。

“今年‘以旧换新’政策接力升级,预计将加速公交车更新周期。我们测算,2015—2017年上牌的约10万辆新能源公交车亟待替换,再叠加旅游客运市场用车增量,全年客车销量有望进一步攀升,达到19.5万辆。”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峰介绍,受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更新补贴影响,2024年下半年公交客车细分市场明显好转,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4.9%,成为客车市场最大亮点。

会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成解读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深入分析了城市公交最新发展趋势。“《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规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城市公共交通实际和财政承受能力安排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所需经费,并纳入本级预算。”李成介绍,这是首次提出,为城市公共交通资金投入提供了制度性保障。

安全是交通运输领域永恒的话题。此次年会上,参会嘉宾从汽车标准制定、产品研发等多个维度出发交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技术总监李维菁系统介绍了我国汽车标准制定情况,尤其是汽车安全标准、新能源汽车标准、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等备受关注的热点。

“今年,客车分会将围绕客车安全、技术应用、新能源等多维度进一步做好标准的立项和修订工作,以适应新形势下客车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刘峰透露,他们将重点开展调研并推动《电动客车动力电池健康度评估规范》和《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数据采集总线通信协议规范》两项标准的制定工作,有序推进修订《客车结构安全要求》,同时推动我国客车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为中国客车“走出去”创造有利条件。

乘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东风下沉市场

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是统筹解决农村客运可持续运营、邮政快递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难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全国超1500个县级行政区开展了客货邮融合业务,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1.27万余条,有效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为客车市场注入了活力。

何种客车能够兼顾载人和拉货双重功能?《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型。《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辆选型技术要求(试行)》进一步明确,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适配车辆车身长度在4.8米至9米,车内物品存放区面积不能大于乘客区面积等。目前,相关部门已向各地推荐5批次75个适配车型。刘峰介绍,今年,客车分会将继续践行使命担当,持续做好“青藏高原营运客车达标车型”“农村客货邮示范车型”准入评审等相关工作,为行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今年以来,各地多措并举推动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为适配车型推广应用也增添了活力。日前,山东发布《关于申报2025年度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线路的通知》,对符合申报条件线路每条补贴6万元,用于支持车辆运行、设备购置更新等。会上,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周一鸣系统系统介绍了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为客车企业研发相关产品、深耕这一细分市场提供了支持。她透露,交通运输相关部门正在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推动农村道路客运车辆纳入“以旧换新”政策,以及金融信贷政策支持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等。

业内人士认为,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为客车企业下沉市场,深入挖掘三线城市、县乡用车提供了良好机遇。同时,这也将推动客车产品从单一客运功能向多功能、定制化方向拓展,短期内有望刺激特定车型需求增长,长期来看可能重塑城乡运输生态。对此,客车企业应主动抓住机遇,在适配车型研发中很好平衡经济性和实用性,用更好产品服务道路运输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智能技术赋能产品优化提升

自动驾驶巴士多地示范运营,带来全新乘坐体验;辅助驾驶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智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使出行安全更有保障……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正深度融入客车领域,为公众出行、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今年,交通运输行业将实施“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作为交通工具的客车,其智能化发展一直走在前列,有望在这次行动中发挥先行带动作用。

刘峰认为,行业要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目标,把握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方向,不断提升科技研发水平,重点加强对自动驾驶、智慧交通、人工智能、新能源、数字化建设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加强对“卡脖子”技术和行业前沿技术的攻关力度,努力提升客车行业整体竞争力。

会上,长安大学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系主任李彬分享了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客车市场,以及车辆大数据的应用。他认为,各方要加大基于基于大数据、智能网联、产业协调的技术研究,重视应用大数据研发,提升市场竞争力。比如,客车企业根据用户企业车辆动力系统数据分析挖掘,有针对性对产品及系统参数进行优化提升,精准满足特定场景或区域用车需求,助力用户提升服务、控制运营成本。

如今,自动驾驶已成为汽车产业重要发展方向。而场地测试是对车辆智驾功能全面测试的最有效方法,也是认证、准入的核心手段。会上,作为承办单位的代表,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金田介绍,他们是中交集团目前唯一一家涉足汽车试验场建设领域的企业,旗下的上饶试验场是国内首个以“生态化、智能化、场景化”为核心的综合性汽车试验基地,已建成覆盖5G-V2X、复杂交通场景的数字孪生测试平台,可为自动驾驶客车提供多维验证环境,加速智能网联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此外,来自河北普傲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中交车辆公司智慧运营部等单位代表也围绕自动驾驶、数据安全与智能等进行了主题分享。

编辑:刚刚

行业数据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