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公共交通>正文

多个城市公交“停摆”:全盘电动化留下的“后遗症”?

分享到:

8月10日,据媒体消息,继商丘、保定之后,湖北民营公交公司黄石市鸿泰公共巴士有限公司(下称“黄石鸿泰”)因电池容量衰减等问题,深陷停运困境。“公司现有公交车143辆,其中142辆为新能源车,其电池均存在问题,对公司运力造成很大影响。”公司负责人向媒体表示,受车辆电池续航能力等客观因素影响,现已有70余辆公交车处于无法运营的状态。

“仅两年多时间,公交的电池衰减非常严重,刚购买的新车充一次电能跑七八趟。但目前,最好车辆充一次电能跑3趟,大部分车辆充一次最多能跑两趟,还有一些车辆甚至连一趟也无法跑完。”黄石鸿泰技术科负责人透露,目前公交车的续航能力很难满足司机每日线路往返6次的需求。正是如此,在炎热的湖北地区,公交司机们只能通过一些“极限操作”在舒适与续航间权衡,“有时候宁愿热一点,开车时在冷气和风波上来回切换,就是害怕车子没电突然瘫在路上,只能叫拖车来拖。”有司机向媒体表示,为了减少救援成本,公司还专门购置了一辆二手旅游大巴,目的就是为了拖车。

同样,对于公交公司而言,电池衰减的苦恼也直接反映在“运营成本上涨”中。“一般情况下,出于成本考虑,纯电动公交都是白天运行载客,晚上充电。”据上述负责人介绍,由于电池衰减,公交充电次数增加,外加白天峰时电价较高,公交公司的运营成本明显提升。

目前,在尽力维修、开行车辆的同时,黄石鸿泰已计划对30辆公交的电池进行更换。“购买一辆公交的电池大约需要25万元,30辆车电池总价750万元左右,此次换电是通过第三方合作垫付。”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有保定某公交司机向车讯网透露称,此前保定公交曾在2021年对旗下新能源公交车进行电池更换,却仍未摆脱停摆的命运,“换完电池后,这些车辆频繁发生热失控,因此被迫将这些车辆放在停车场等待报废。”

从今年2月商丘公交的因资金不足发布停运通知,到保定公交缩减公交线路,再到此次黄石鸿泰公交的大规模停运,无论是民营公交公司还是国有公交公司,似乎都在今年遭遇着全面电动化的“后遗症”。

《2022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70.32万辆,其中纯电动车45.55万辆,占公共汽电车比重为64.8%,较上一年提高5.6个百分点。

今年2月发布全市公交停运通告的河南商丘,就曾自筹数亿资金购置纯电动公交车,但因政府公交优先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而陷入债务困境。保定公交公司也在2015年后的几年间通过“燃油车置换”等方式,购置数百辆纯电公交。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保定公交公司共有1100多辆公交车,其中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型的占比已接近100%。

在城市公交电动化为地区带来节能减排的同时,车辆维护、电池更新等问题也悄然而至。2022年8月,保定公交曾公开表示,首批购置的591台纯电动公交车动力电池已超出质保期限,存在安全隐患,已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被迫全部退出营运。

从2015年12月开始运营算起,到2022年6月报废,这批电动公交车使用时间不足7年。“现阶段,无论是(电池)衰减还是损坏的处理方式,都是更换电池,而电池费用普遍在20万-40万元。”有新能源客车从业者向车讯网透露,根据相关规定,大多商用车生产企业应提供不低于5年或20万公里的质保期限,“但如果电池超过质保期,就需要客户自费购买电池,即使有企业提供延保服务,也很少超过8年。”而依照现行的国家规定,公交车强制报废年限为13年。

显然,如果基于采购费、运营费、维保费等全生命周期成本考虑,曾经各地因政策助推集中上马的纯电动公交,无疑加剧了各个公交公司的运营困难。同时,从运营场景来看,每个城市因地理环境、交通方式的不同,车辆的选择也应存在差异,而绝非全部纯电化,“北方冬天的寒冷会导致电动公交续航打折严重,南方雨季的积水也会对电动公交出行产生限制。”有业内人士表示。

当下,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超过36%,但基于公共交通领域而言,激进的“全面电动化”路线已经让不少城市落下资金窘迫、出勤效率低下等“后遗症”。

这些“病症”可能会在未来随着电池、电动汽车技术的进步得到相应处理、解决,但现在,或许是时候对公共交通能源结构、车辆选择等问题进行一次重新梳理了。

编辑:敬之

行业数据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