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3日,31个省级行政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全部曝光,汇总了各省报告全文,发现20个省份将氢能列为新一年工作重点和任务。这其中,内蒙古是对氢能最热情。在能源大基地建设中,氢能在一体化建设中的“转换器”作用也在内蒙古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在河南、河北等涉及到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城市群的省份,则对氢能车投入更多的热情。这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第一批和第二批城市群没赶上,重庆和成都联起手来预备冲刺新的示范城市群。
从省级行政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频频提到布局氢能的关键词,我们不难看出,今年氢能产业将再度爆发,在政策支持下,各个地方政府都在布局氢能,一些此前没有计划的省份也表示要尝试发展氢能,氢能在地方能源领域的地位也变得更为重要,对于参与氢能产业的企业来说,无非是看哪里的政策支持力度更大。
内蒙古: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已经起步
一年来,我们坚持育产业、换动能,精心谋划8大产业集群和12条重点产业链,实行“两图两库两表”推进机制,建成全产业链项目140个,落地链主企业近百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9%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以上、装备制造业增长43%以上。特别是用新理念打造新能源全产业链,既抓开发利用、又抓装备制造,既推动与央企合作、又促进地方企业参与,新增装机2000万千瓦,批复实施约1亿千瓦,建设6类市场化应用场景项目3000多万千瓦,发电1300多亿度、超过三峡工程一年的发电量,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开始起步。
接下来将不遗余力抓项目。建设蒙西“四横五纵”、蒙东“八横二纵”电力主干网架,推进新能源大基地集疏外送工程和绿电、绿氢进京新通道建设,布局一批充电桩、加氢站。新建数据中心装机50万台、5G基站2万个。
加快推进能源经济多元化、低碳化、高端化。能源产业是内蒙起家的产业,更是当家的产业,只应做大做强、不能做小做丢。全力推动传统能源和煤基产业老树发新芽。
全力推动新能源加快开发和全产业链建设。现阶段新能源发展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风口”,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全产业链思维,一手抓新能源开发建设,一手抓装备制造业发展。要坚持以新能源带动新工业,锚定“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和源网荷储、风光制氢等场景项目建设,力争并网装机2500万千瓦以上,建成拓展场景应用规模1000万千瓦以上。集中打造风光氢储产业集群和呼包鄂通装备制造基地,努力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坚持以链式思维抓产业。聚焦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深入实施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厅局长、盟市长、旗县长都要当好链长,全区一体推进重点产业链建设。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风光氢储车”一体化推进,风电主攻齿轮箱、发电机和轮毂、轴承、控制系统等薄弱点,力争今年整建制配套能力达到2000万千瓦;光伏主攻玻璃、背板、边框、胶膜、焊带、银浆、铝浆等薄弱点,力争今年电池片和组件供给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氢能主攻制氢环节电解槽和储运环节压缩机、循环泵,力争今年制氢设备产能达到250台套;储能主攻上游电芯制造和下游储能集成,力争今年储能装备生产能力满足100万千瓦时储能装机需求;加快释放新能源汽车产能,提升装备生产配套能力。
加快中石化、宝丰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鄂尔多斯可再生能源制氢与现代煤化工产业耦合发展,支持乌海建设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产业基地,力争今年现代煤化工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
吉林:重点建设“氢动吉林”项目
2022年,启动实施“氢动吉林”行动,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开工建设。
将大力推进能源产业“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以“清洁型电源、友好型电网、灵活型负荷、主动型储能”为主体的吉林特色新型电力系统,积极服务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吸引用电大户落户吉林。开工建设新型储能设施20万千瓦以上。“氢动吉林”行动重点建设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推进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国电投氢能产研基地建设,布局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推广城市公交、环卫等氢能车应用。
将筹建吉林省氢能产业综合研究院。
辽宁:建设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
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稳步发展氢能产业,建设北方重要氢能产业基地。加大储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拓展力度,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构建东北区域能源交易中心。
宁夏:将绿氢产能优势进一步扩大
2022年,绿氢、芳纶、氰胺产能等跃居全国第一位,宁东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制油、煤基烯烃生产基地,居全国化工园区第五位,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加快建设。
未来将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高水平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打造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增强当前资源紧缺和未来资源枯竭的危机感,制定煤炭及关联产业安全发展十年战略规划,充分发挥资源能源比较优势。加快推进绿能开发,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抓好10个大型风电水电基地、11个光伏园区建设,新增新能源装机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0%,绿氢产能达到2.5万吨,全面强化煤电油气产运供保障,为宁夏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青海:把清洁能源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
加速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加快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有色冶金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加快天合光能和阿特斯新能源全产业链、弗迪新型动力电池、中复神鹰碳纤维等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把清洁能源更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
甘肃:谋划布局氢能、新型储能、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
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支持酒泉做大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金昌建设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新能源电池和电池材料供应基地。谋划布局氢能、新型储能、航空航天等未来产业。
陕西:支持榆林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区
提升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驱动力。以链长制为抓手,以链群结合为路径,聚焦重点产业链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链主”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
前瞻布局生命健康、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加快西安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光伏装备,宝鸡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步伐,支持西安、汉中加快构建西汉蓉航空产业带,支持榆林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区。
山西:推进氢能开发利用
2022年,山西风光发电装机容量位居全国前列,氢能、地热能、新型储能和能源互联网等加快发展,垣曲、浑源等抽水蓄能电站加快建设,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达到4900万千瓦、占比40.25%。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6%。成功举办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发出能源革命最强音!
将加快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力争开工5个以上抽水蓄能项目,加快推进2座新能源汇集站建设,发展移动储能。扎实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开展虚拟电厂试点示范。
北京: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协同发展
发展巩固高精尖产业。在卫星互联网、氢能等新兴领域拓展布局,加快新能源汽车优质项目建设。
深化重点领域协同联动。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实现“交钥匙”医院项目竣工交付、京雄高速全线通车。统筹落实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发展任务,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等产业协同项目发展。
河北:形成“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
加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质量强省、新型能源强省和数字河北,抓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建设,深化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做强做大数字经济,形成“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河南:推动氢能产业尽快成规模,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
2022年,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加快。接下来,将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加快装备制造业智能转型,扩大工业母机、智能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等产业规模,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2025年装备制造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推动氢能与储能、生命健康、量子信息等产业尽快成规模,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
湖南:在氢燃料动力工程机械突破原创性引领性技术
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12%以上,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以上。以“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为突破,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力争在算力网络构建、氢燃料动力工程机械整车工程化、动力电池高值循环利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为国家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作贡献。
安徽: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在摆成绩时,报告点到,在2022年,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国内首座兆瓦级氢能综合利用示范站投入运行,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647万千瓦。
2023年工作计划中,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实施能源综合改革试点。推进风光装机倍增工程,加快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提高省外绿电受进规模,新增支撑性电源装机156万千瓦。
山东: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力度
山东正在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碳汇补偿机制,推进蓝色碳汇研发利用,有效提升经济发展“含金量”“含绿量”。
将继续推动绿色化转型。强化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0家,开发绿色产品100个以上。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力度,整合锂电、动力系统、整车制造等资源,尽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将放大战略平台叠加优势,推动更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加快国家电投氢能产业基地建设。
江苏:清洁能源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内容
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坚决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和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加快500千伏过江通道建设,积极规划建设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鼓励企业参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建筑,降低城乡建设领域碳排放。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支持徐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上海: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向、国际氢能谷等特色产业园集聚
推动实施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行动方案,实行更大程度开放压力测试,深化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全面落实加快建设滨海城市的23条市级专项支持政策,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向动力之源、国际氢能谷等特色产业园集聚。
广东: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
全面提升当家产业优势,大力推进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建设,提质壮大现有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的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加快打造若干5000亿元级的新兴产业集群。
广西: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报告点出,2022年,玉柴商用车燃氢发动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未来一年,将加强停车场、加氢站等建设,完善公路沿线汽车充换电网络,推进充电设施进小区进乡镇,新增充电桩1.5万个以上。电源装机比2017年增加43%,新能源装机增加3.1倍。将打造新材料—动力电池—整车较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四川:打造成渝氢走廊
实施“电动四川”行动计划,加快充换电设施建设,打造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
做大做强优势制造业。支持“六大优势产业”壮大规模,力争营业收入突破6万亿元。发展生物医药、核技术应用、航空装备、轨道交通、氢能、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先进计算、量子通信、工业元宇宙、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关键基础产业水平,重点发展CP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及国产EDA工具,支持能源电子、中低轨卫星等新业态产业。
支持成都、德阳、绵阳、宜宾制造强市试点和攀枝花钒钛、乐山晶硅光伏、遂宁锂电、资阳医疗器械特色优势产业试点,支持成都、自贡等打造千亿级无人机产业集群,支持依托东汽等打造世界级清洁能源装备产业集群。
重庆:共建成渝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
示范城市群
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实施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提速建设长安、赛力斯等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套项目,一体规划建设运营“充储泊”设施,构建完整产业生态链。
推进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2%。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积极参与国家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加快人工智能、硅基光电子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提速建设重庆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共建成渝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中国铁路集团通报,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期预计将发送旅客1.75亿人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星期天(9月15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其中10月1日为客流高峰日,预计将突破2100万人次。 按照车票预售期的相关规定,铁路12306将从星期天开始发售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火车票,当天发售9月29日的火车票。国庆假期首日火车票将在中秋节(9月17日)当天开售。 中国铁路集团介绍,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将实行高峰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万2000列,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直通旅客列车354列。 中国铁路部门也将积极应对国庆黄金周购票高峰,优化售票组织,提升旅客购票体验。深入分析客流特点,科学制定售票策略,动态优化票额分配,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加强票额实时监控,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遏制第三方平台恶意抢票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