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新时代引领全国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五年来,宁波市牢牢把握重大历史机遇,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建设为目标,积极谋划,主动融入,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科创互联互融、改革开放互鉴互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保共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实现城市能级、区域协调“双提升”。
一、唱好区域共商“协奏曲”
五年来,对标区域一体化发展目标,宁波不断健全系统化工作体系,加快区域合作路径模式创新,不断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为长三角区域合作提供先行示范。
加强统筹,完善全局融入的工作体系。2019年8月,宁波市率先在全省召开推进大会,成立以市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7个专题合作组,构建形成“全局统筹、系统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有效推动全市域、全领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后印发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宁波行动计划、标志性工程建设方案和“四个重大”清单、“十四五”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逐年制定工作要点,清单制、项目化推进工作落实落细。
融沪接杭,探索毗邻协调发展新机制。积极融入大上海,以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为主方向,市党政代表团多次赴上海考察对接,签订并推动沪甬系列战略合作协议落地实施,通苏嘉甬铁路提速开工,沪甬跨海通道加快谋划;以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为试点,协同打造上海配套功能拓展区和非核心功能疏解承载地,探索形成了以上汽大众为代表的大项目带动全产业链模式、以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为代表的科技平台合作模式、以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为代表的人才自由流动模式、以上海仁济医院杭州湾医院为代表的高端服务品牌导入模式、以上海绿地大区块整体开发为代表的产城融合模式等。共同唱好杭甬“双城记”,在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下,在杭甬两市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签订工作机制备忘录、合作框架协议等,联合成立杭甬“双城记”工作专班,迭代优化形成了“市级联席会议决策领导—专班例会统筹协商—专班办公室例会协同落实”的市级常态化工作机制,并完善形成“省级行动计划-市级行动方案-年度工作要点-专班工作清单”的工作推进体系;杭甬两市人大、政协积极签署合作协议、开展协商交流,两市宣传部门合力开展“双城记”专题宣传活动,两市各部门积极围绕数字经济、综合交通、科技、市场监管、体育、城市大脑、贸促等领域签署合作协议,各类市场主体等广泛开展项目合作,多领域、多形式、广覆盖的协同联动有序开展。
主动辐射,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高站位谋划建设宁波都市圈,编制印发《宁波都市区建设行动方案》,与舟山市、台州市共同打造全球综合枢纽、国际港航贸易中心、国家智造创新中心、亚太文化交往中心、幸福宜居美丽家园;系统健全宁波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机制,深化浙东经济合作区工作机制,组建甬舟一体化联合办公室、甬舟合作区工作专班,甬台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甬舟签订“1+14”合作协议,甬绍签订“1+7”合作协议,分别印发实施甬舟、甬台、甬绍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全面开展甬蚌结对合作帮扶,率先制定印发结对合作帮扶工作方案,共14家市直部门、4所事业单位、8个县区、自贸片区签订合作帮扶协议,形成“市级统筹、区县联动、部门参与”的合作帮扶格局;在皖北八市中合作建设首个获省政府批复的皖北结对合作帮扶共建园区——甬蚌产业合作园区,依托中国(蚌埠)传感谷共建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推动提升甬蚌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链综合能级;签订商务领域合作协议,开通蚌埠至宁波内、外贸直达航线,率先推广铁海联运全程提单模式,实现出口货物“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
二、下好交通共联“先手棋”
五年来,宁波积极融入长三角综合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打造国际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交通运输对国家战略大局、长三角城市群的服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空铁一体”宁波枢纽加快打造。机场四期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全力推进,宁海通用航空机场加快建设,杭州湾通用机场实现开工,国际客运货运航线积极开拓,成功跻身第五航权开放城市。推动铁路枢纽内联外通,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开工建设,甬金铁路2023年底将建成投用,沪甬跨海通道、甬金高铁、北仑支线复线、梅山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加快推进。截至2022年底,宁波铁路网运营总里程375公里,由全国铁路末梢升级为“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成为全国50个铁路枢纽之一。
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通过创新城铁(市域)列车的“宁波模式”,宁波市加快推动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布局一张网、零换乘,引领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利用既有萧甬铁路富余运力开行宁波至余姚城铁(市域)列车,“宁波模式”被国家层面明确为全国示范推广项目,并在绍兴、台州、连云港等地得到了复制和推广。同时,积极开通宁波站至杭州南城际公交列车,城铁日均旅客突破4000人次,通勤客流占比从初期的5%上升至15%,推动杭绍甬三地正式迈入城际公交列车“1.0时代”。加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推动形成“五线成网”格局,宁波轨道运营里程由2018年的75公里提升至2022年的186公里,在长三角三省一市中占比提升了1.5个百分点。
多层次交通网络织密补强。高速公路构筑成网,“一环六射”主骨架基本形成,市域“县县通高速”,截至2022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84公里。快速路组网扩容,基本形成“中”字型路网格局,累计建成快速路142.1公里。过江交通打通补强,全市累计建成过江通道30座,宁波从“隔江相望”迈向“拥江融合”发展阶段。“一纵两横”国省道、“五纵七横”省道网成型,全市国干线总里程达到935公里,加速融入全省全国交通网络布局。全面建成 “四车一体”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入选首批国家绿色出行城市。
三、擘画科创协同“制高点”
五年来,宁波坚定不移实施创新强市战略,迭代推进创新型试点城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等工作,创新位势能级大幅提升,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能。
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2018年以来,宁波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起点推进国家自创区建设,迭代升级甬江科创大走廊,全面启动甬江科创区建设,全面布局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宁波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提升至全国第16位,宁波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前进至第14位。聚焦长三角产业体系特征,聚焦半导体材料、功能膜材料、工业操作系统等领域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研制出高纯度溅射靶材、特种陶瓷、超高压海缆等一批服务神舟飞天、科技冬奥、嫦娥探月等国家重大工程的自主创新产品,累计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53项,发布430项自主创新产品,有力支撑新材料、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建立省部共建协调推进机制和专项合作机制,获批建设中国—中东欧创新合作研究中心并揭牌运营,举办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创新合作智库论坛,中国—中东欧青年人才论坛、创新挑战赛等系列活动,推进国外高端资源集聚。
深化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牵头成立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举办长三角双创示范基地联盟大会,与舟山、蚌埠、丽水等地共同开展技术需求“揭榜挂帅”攻关等活动,有效推动长三角创新协同发展。积极合作共建高能级创新载体,与长三角区域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共建研究院累计达到18家。加强与上海科技合作,推动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等成为沪甬科技合作和产业转移的重大载体,沪甬人才合作先锋区、慈沪共塑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平台评入选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最佳实践案例。深化杭甬科技创新共建共赢,联合组建环杭州湾创新联盟,共建科研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7家,联合攻克“卡脖子”技术30余项、产业提升技术100余项。
推动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秉持“服务浙江省、融入长三角”的宗旨,高标准建设浙江创新中心,甬舟人才一体化发展飞地等,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飞地园、沪杭两地创新飞地,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约7500人,支持高层次人才和团队项目约2100个。迭代升级3.0版宁波科技大市场,推进科技成果与技术需求“无缝链接”,共输出和吸纳技术超过500项,交易额近10亿元;创新推出“安心屋”应用场景,全面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单列管理改革在全省推广落地。共建“上海·宁波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与协同发展服务平台”,对接长三角大型仪器资源4000余台,对接服务机构400余家,对接专家400多个,有效推动实现长三角科创资源信息共享。组建长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盟,建设浙江省首个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关键零部件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推广科技成果“先用后转”应用新模式,技术合同成交额增加至2022年的515.8亿元,有效推动长三角创新技术成果在宁波率先转化应用。
四、争当产业共链“排头兵”
五年来,宁波聚焦做大做强自身产业“长板”,加快推进跨区域产业协同、连链成势,工业增加值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占长三角比重从5.7%提升至6.6%,成为产业创新开路先锋。
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成效显著。迭代打造“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石化、磁性材料等一批产业集群入围国家级培育名单,省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数量分列全省第 1、第 2。绿色石化产业规模居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首,产业链完善度和聚集度在全国遥遥领先,成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的硬核力量。磁性材料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0%以上,集聚了国内22%的企业主体,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联合35家磁产业上下游企业组建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围绕磁产业技术创新链展开创新合作,辐射杭州、南京、金华、常州、徐州等多个长三角城市。连续五年成为全国单项冠军之城,累计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83家,以占长三角约5%的GDP培育了近五分之一的单项冠军,成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基本盘和动力源。
重点产业平台合作不断加快。全面承接和集聚上海产业创新资源,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复旦科技园(浙江)创新中心等高层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先后落地宁波,共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慈溪分区等产业平台,形成上海孵化创新—宁波落地产业化双向发展路径。与杭州协同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群,阿里巴巴、浙大中控等龙头企业在宁波设立工业互联网中心,联手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先进城市和科创高地。共建甬蚌产业合作园区,为皖北八市首个获省政府批复的结对合作帮扶共建园区,入驻长三角地区项目31个,协议投资额67.5亿元,助力结对地区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
关键领域产业链共建深入开展。发挥互补优势,与杭州共建集成电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纺织服装和生物医药五大标志性产业链,产业链产值累计达到1.13万亿元,打造长三角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双子星”增长极;聚焦标志性产业链,新组建约60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约80个,有效增强了跨区域产业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吉利企业等宁波整车企业与40余家杭州零部件企业开展整零对接,环杭州湾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共建取得显著成效,石化原材料和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合作紧密联动。累计创建省级产业链共同体48家、数量全省第一。
五、把牢改革开放“方向盘”
五年来,宁波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改革、带动大发展,充分发挥好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全面服务推动长三角率先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了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成为长三角开放发展的“金名片”。
服务国家战略全局能力持续提升。依托现代化国际强港和先进制造优势,宁波加快建设大宗商品储运基地,着力打造国家战略资源配置中心,宁波舟山港有效承担了长江经济带45%的铁矿石、90%以上的油品中转量以及l/3的国际航线集装箱运输量,有效提升了国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依托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建设,系统打造枢纽自贸区,牵头成立长三角跨境电商联盟,参与成立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推动联盟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全国第六座“外贸万亿之城”,跨境电商保税进口单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海外仓数量占全国1/6。创建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中东欧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涉外机制性展会并成功举办三届,获批中东欧农食产品进口先行先试口岸,2022年自中东欧国家进口额达111.5亿元、占全国的5.39%,在全国对外开放大局中发挥了更为积极作用。
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成效显著。硬核力量不断彰显,宁波港域万吨级以上泊位总数达到118个,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保持全球第1和第3位,宁波舟山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排名提升至全球第9位,成功跻身全球十大国际航运中心。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联通全球两百多个国家(地区)600 多个港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线增至120条,24条海铁联运班列覆盖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4个地级市,形成北接古丝绸之路、中汇长江经济带、南联千里沪昆线的三大物流通道。港口一体化建设取得实效,与上海签署深化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框架协议,带动浙北嘉兴港、浙南温州港和台州港、浙中义乌港以及省内各内河港口,有效支撑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
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亮点频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先行示范,积极联合杭州、温州积极申报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获批成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全国唯一试点城市,全市11个示范片区249个整治项目先行启动,积极争取试点成果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复制推广。数字化改革走在前列,全面迭代升级“1612”体系架构,数字政府、数字文化、基层智治等系统架构、门户、应用等建设为长三角提供有益经验。主动对接国际贸易制度规则,落地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改革试点13项,31项改革成果入选浙江自贸区标志性成果。高能级战略平台优化提升,全市开发区(园区)总数从298个整合为20个,为承接长三角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和集聚提供重要平台支撑。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中,宁波营商环境城市排名全国第五,连续4年稳居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阵。
六、架起民生共享“连心桥”
五年来,宁波以提高民生获得感为最终要义,持续推动长三角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跨区共享,有效提升民生服务高质量、一体化水平。
高品质医疗资源一体共享。协力打造跨省合作办院新模式,宁波市杭州湾医院由上海仁济医院全面托管,实现宁波市民不出大市享受上海高端医疗服务,打造沪甬医疗合作“桥头堡”。奉化区妇幼保健院与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与上海实施同质化管理,打造浙东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妇产科医学中心。全力破解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难题,首批试点长三角区域门诊直接结算,实现全市1231家定点医药机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通率100%,有效破解长三角地区参保人员在甬就医瓶颈,更好惠及所有外来就医人员。
跨区域教育合作深度开展。跨区域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全面推进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建设,宁波诺丁汉大学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联合开展博士生联合培养,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开展与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宁波上海世界外国语学校、宁波福山正达外国语学校、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等先后在甬落户办学。世界一流教育高地加速构建,分别与上海、南京、杭州、绍兴、舟山、蚌埠等地签订教育专项合作协议,宁波财经学院与南京审计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安徽财经大学等9所高校联合成立“长三角新商科教育联盟”。
同城化市民待遇加速推进。在浙江省范围内率先推出长三角城市群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认同举措,实现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同城化累计,并推广至全省实行。在全国首创以“特约商户”模式推进社保卡多领域应用,率先实现全国327个城市社保卡享公共交通“同城待遇”,累计21个居民服务事项在长三角区域实现社保卡民生“一卡通”。
七、绘就生态共保“新蓝图”
五年来,宁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大花园为基础底色,加强跨区污染联防联治和生态保护联动治理,合力建设生态美丽长三角。
奋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场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共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共建绿色美丽长三角。与2018年相比,宁波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9%,提高1.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22微克/立方米,下降33.33%;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93.6%,功能达标率100%,均为历史最优水平。
持续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城市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互鉴互促,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发展创新成果。累计创建三星级(区、县、市级)绿色工厂约1100家,四星级(市级)绿色工厂约400家,五星级(国家、省级)绿色工厂约120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约70家,位列国内同类城市第二位。集装箱海铁联运超145万标箱,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第三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首创的绿电交易模式在国家层面全面推广,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全国首批碳排放评价试点产业园区,启动全国首个碳资信评价体系试点,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在宁波象山县落槌。
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联保共治。深化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作,签订甬舟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协议、杭甬“共融长三角 唱好双城记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合作框架协议等,共同探索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和绿色发展新机制。聚焦大花园建设,以绿色四明山、蓝色象山港为主体,联动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等优质文化旅游品牌,统筹推进美丽城市、美丽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共建长三角“大花园”。协同实施长江口—杭州湾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开展常态化美丽海湾监测,与杭州、嘉兴、绍兴、舟山等地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和专项督察。
中国铁路集团通报,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期预计将发送旅客1.75亿人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星期天(9月15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其中10月1日为客流高峰日,预计将突破2100万人次。 按照车票预售期的相关规定,铁路12306将从星期天开始发售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火车票,当天发售9月29日的火车票。国庆假期首日火车票将在中秋节(9月17日)当天开售。 中国铁路集团介绍,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将实行高峰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万2000列,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直通旅客列车354列。 中国铁路部门也将积极应对国庆黄金周购票高峰,优化售票组织,提升旅客购票体验。深入分析客流特点,科学制定售票策略,动态优化票额分配,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加强票额实时监控,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遏制第三方平台恶意抢票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