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氢能产业发展,8月26日上海市发改部门、市经信部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
政策指出,不仅要将上海临港片区打造成为全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试验田、技术攻坚先锋队、示范应用探索区、基础设施样板间、公共平台聚集地,还支持国内氢能龙头企业、碳交易专业平台机构等在临港新片区联合设立统一、高效的氢能交易平台。
受此消息影响,26日A股氢能源概念股集体大涨,鸿达兴业、凯恩股份、雄韬股份直接涨停。
这已不是氢能源赛道第一次逆势大涨了。今年以来,关于支持氢能源发展的政策密集发布,3月中下旬,国家发展改革部门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规划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进入4月,先后有10多条涉及氢能的政策出台,先是工信部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氢能方面着重指出,攻克核心技术,增强创新发展动力。
随后,科技部门发布了《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等重点专项2022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其中 “氢能技术”拟启动24项指南任务,安排国拨经费4亿元。其后,吉林、内蒙古、北京、广东、山东、福建、上海等地区先后出台了扶持氢能发展的政策。
国家能源部门同样在6月发布了至少5条涉及氢能建议的答复信息,包括关于加快氢储能全产业协同发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国家能源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集中攻关一批,实验示范一批,应用推广一批,推动氢能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在北京、上海等五个城市群开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以技术装备创新为引领,带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利好政策的密集发布,直接让氢能的创新研发与建设明显提速。中国氢能联盟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在营加氢站达到659座。其中,我国加氢站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华经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中国加氢站数量将突破1000座,2035年我国加氢站数量达到5000座,2050年将达到1.2万座。
另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有机构称,今年将是氢能源及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的爆发元年。未来10年,氢燃料汽车步入大规模量产时期,迎来黄金发展期。
鸿达兴业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液氢生产和储运联动业务的上市公司,已在氢气的制取、储存、运输及加注等上游全产业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拥有气态、液态、固态储氢三种技术,还在内蒙古乌海市建设运营了我国第一座民用液氢加工厂,创新性研发国内首个移动式加氢站,极具灵活性和可复制性。而鸿达兴业在氢能方面的产能仍旧持续扩大,近日鸿达兴业董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公开表示,公司正在计划建设“年产五万吨氢能源项目”,包括3万吨为液氢和2万吨为高压气氢。
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表示,未来公司将会在氢能领域加大创新研发力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氢能科技革命性突破,推进氢能应用的全面成熟,促进氢能在交通、工业等重点应用领域大规模市场渗透,为我国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院士对于龙头企业推动氢能发展给予高度认可。他在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公开表示,龙头企业产业布局步伐加快,产业链正由燃料电池汽车单点突破迈向多元应用场景的系统提升,氢能产业快速发展正处于规模化的前夜。
中国铁路集团通报,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期预计将发送旅客1.75亿人次。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星期天(9月15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通报,中国铁路国庆黄金周运输自9月2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为期10天,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75亿人次,其中10月1日为客流高峰日,预计将突破2100万人次。 按照车票预售期的相关规定,铁路12306将从星期天开始发售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火车票,当天发售9月29日的火车票。国庆假期首日火车票将在中秋节(9月17日)当天开售。 中国铁路集团介绍,国庆黄金周运输期间,全国铁路将实行高峰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万2000列,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的直通旅客列车354列。 中国铁路部门也将积极应对国庆黄金周购票高峰,优化售票组织,提升旅客购票体验。深入分析客流特点,科学制定售票策略,动态优化票额分配,兼顾长途和短途旅客出行需求,加强票额实时监控,及时将票额投放至客流需求较大的车站,最大限度保障旅客出行需求。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遏制第三方平台恶意抢票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购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