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美锦能源;中国石化;卫星石化;嘉化能源;亿华通等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氢能产量 ; 中国加氢站数量 ; 中国氢能需求预测
氢能分为 ” 灰氢 “、” 蓝氢 ” 和 ” 绿氢 “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主要制备方式包括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工业副产制氢、炼厂气制氢、焦炉煤气制氢等。氢能根据生产的来源,可以分为 ” 灰氢 “、” 蓝氢 ” 和 ” 绿氢 “。灰氢来源于化石燃料,成本低,但是碳排放量大。蓝氢也是来源于化石燃料,但使用了碳捕捉、利用与储存 ( CCUS ) 等先进技术,碳排放量较小。绿氢是利用可再生能源 ( 太阳能、风能等 ) 制备的氢气,制备过程没有碳排放,但是成本较高。
中国氢气产量达到 3342 万吨
根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在 2017-2021 年中国氢气产量逐渐增长,2021 年氢气产量约 3342 万吨,较 2020 年增长 33.68%。
2030 年以后中国氢能需求量将激增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的预测,2020 年以后中国氢能需求将持续增加,尤其是 2030 年以后,为达成 ” 碳中和、碳达峰 ” 的目标,氢能需求量将大增。到 2060 年,中国氢能年需求将超过 1.3 亿吨。
加氢站数量超 270 座
燃料电池车是氢能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而加氢站是给氢能源汽车提供氢气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增长,加氢站需求提升,中国加氢站数量也逐年增长。截止 2022 年 6 月,中国加氢站数量超过 270 座,较 2018 年加氢站数量增长超 10 倍。
行业政策解解读
中国氢能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达到行业成熟期仍有较长的路要走。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 2022 年 3 月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21-2035 年 ) 》,提出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 万吨 / 年,到 2035 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体系,到 2035 年,形成多元应用生态。
综上所述,氢能根据生产的来源,可以分为 ” 灰氢 “、” 蓝氢 ” 和 ” 绿氢 “。2021 年底,中国氢能产量超过 3300 万吨。从需求端看,未来中国氢能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到 2060 年预期年需求超 1.3 亿吨。从下游应用看,中国加氢站数量超过 270 座。根据《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21-2035 年 ) 》等规划,未来中国氢能产业将逐渐完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氢能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 募投可研、IPO 业务与技术撰写、IPO 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9月13日,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为期5天的铁路中秋小长假运输明日启动,自9月14日至18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7400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480万人次,9月15日为客流最高峰日,预计发送旅客约1680万人次。 国铁集团客运部负责人介绍,今年中秋小长假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交织叠加,铁路客流总体将保持高位运行。从铁路12306预售情况来看,北京、广州、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南京、武汉、西安、郑州等城市和北京至上海、长沙至广州、西安至成都、北京至呼和浩特、北京至郑州等区间客流较为集中。铁路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适应旅客出行需求强劲增长的新形势,精心制定假日运输方案,千方百计挖掘运输潜力,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落实便民利民惠民举措,为旅客假日平安有序温馨出行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配置资源,加大运力供给。全国铁路实行高峰线运行图,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11100余列,较日常增加590余列,安排加开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直通旅客列车244列。用好铁路12306售票和候补购票数据,动态分析客流运行情况,灵活精准增加运力投放,采取加开临客、动车组重联运行、增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