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隧道防坍塌预报警系统 ,桐新高速建设全面提质增速-城市交通网 - 晟格会展(上海)有限公司
2024年09月21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新技术 | 隧道防坍塌预报警系统 ,桐新高速建设全面提质增速

分享到:

项目管控信息化、隧道防坍塌预报警系统、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度监测……当前,桐梓至新蒲高速公路着力推进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按照中铁开投金仁桐、桐新高速公路工程指挥部要求,项目部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约施工成本,工程建设得到全面提质增速。据介绍,贵州桐梓至新蒲高速公路是贵州高速公路网加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规划,桐新高速总投资达123.90亿元,施工图设计路线全长73.141km,桥隧比为62.97%。全线共设桥梁共42座,长16116.6m,全线隧道折合整幅长度为29937.5m,数量19座,互通立交6处,服务区1处,匝道收费站4处。

桐新高速线路图

桐新高速三标段由来自贵州本土的“铁军”——中铁二局一公司承建。该标段副总工程师胡刚说,三标段的建设地点在遵义市绥阳县境内,项目起讫里程K28+280(陈家沟Ⅰ号大桥)~K49+783.5(七星窝大桥),正线全长约23.9km,公路设计等级为四车道高速公路。项目穿越深沟峡谷,沿线多为高墩大跨桥梁和长隧道,包含桥梁18座,隧道7座,互通立交3处,桥隧占项目总造价的86.17%,施工难度很大。“在建设过程中,我们着力于新技术、新科技的应用,项目部在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节约施工成本。”胡刚说。在标段控制性工程黄鱼江大桥的施工现场,已经实现了“管控信息化”。通过将监测数据自动采集上传系统,利用系统自动分析,管理人员可通过PC端及手机随时了解监测数据情况,如若出现报警,可第一时间知晓。

工程师正在利用信息技术管理项目

在舒家岩隧道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常常提着一台“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隧道开挖轮廓的扫描测量。据介绍,将仪器架设在扫描位置,将整个隧道的轮廓全部描绘下来,经过与理论数据的比较,就能及时发现隧道是否超欠挖,是否与设计相符。胡刚介绍,传统的隧道变形监测手段主要是对部分点和断面的数据进行提取,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数据少等缺点。而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一次扫描即可准确建立隧道三维矢量模型,精确得到隧道的整体变形和轮廓信息,对三超整治提供详细的基础数据,便于项目进行超欠挖分析控制。

现场运用三维激光扫描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三标段项目部实现了项目管控信息化,隧道防坍塌预报警系统、大体积混凝土智能温度监测、隧道防脱空及顶裂系统、塔吊实时监控系统等新技术已经全面推开。此外,项目部积极进行“五小”创新,桥梁墩身钢筋绑扎操作平台、高墩混凝土喷淋养护系统、隧道逃生通道管口连接等饱含智慧的“小创新”,给工程带来了“大效益”。

运用BIM技术生成的黄鱼江大桥三维模型

伴随着BIM+技术应用的深度普及,三标段目前的施工进展顺利。截至5月底,项目开累完成产值141023万元,完成总造价额的47%。其中,路基工程完成设计总量的60%,桥梁工程完成设计总量的42%,隧道工程累计完成设计总量的71%。胡刚表示,作为贵州本土的建设队伍,将家门口的工程干好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项目部还将毫不放松全力完成任务,为家乡人民的便捷出行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小鹿

行业数据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