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智库·专家>正文

人物撷英丨一个“钻”隧道的人 方勇:“搞科研,不能总炒回锅肉”

分享到:

方勇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型及复杂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创新团队”及“黄大年式交通隧道工程教师团队”核心成员,长期围绕“复杂条件交通隧道工程建设与营运技术”主题开展创新研究与工程实践,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省部及重大工程类科研课题十余项。

别有“洞”天

“不仅要结合自身已有的基础,还要切合国家的重大需求。”在这一前提下,方勇的研究方向也在不断调整。比如,他所关注的盾构施工技术,在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下,要考虑如何在传统的研究方案基础上,进行智能建造的问题。去年,学校还新开了一门课程——智能建造与运维养,就是意在打开学生这方面的思路。

方勇介绍,智能建造领域急需突破的问题,一是装备的智能化,二是运用装备的关键技术,比如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参数的选择。具体到隧道掘进机,则要基于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方法来提供一些决定参数的辅助决策,甚至实现盾构机的无人掘进等等。

现在,方勇又站在了新的“洞”门前。他要学习一些最新的算法和模型,利用这些知识实现传统行业的改良升级,跟上时代的潮流。“有个词叫做工程类比,说直接一点就是:以前的建设经验,能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在这样的情况下,科研就是不断发现新问题,勇攀高峰的过程。创新,是方勇常挂在嘴边的词:“搞科研,不能总炒回锅肉。”

方勇经常和学生们提起一个例子。刚上研究生时,他接触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关于隧道内污染物浓度分布——这是解决隧道如何通风以保证污染物浓度不超标的关键问题。

“当时,大多数研究都直接假定污染物呈三角形分布,从入口到出口污染物越积越多,从而基于出口处的污染物浓度进行控制。”方勇有自己的看法:车在隧道里是移动的,每辆车的排放量也不同,车与车之间又互相穿插,这个结论可能过于草率了。于是,他利用自学的编程知识,模拟了车辆在隧道里的行驶过程,结合污染物浓度的计算理论,最终求解出隧道污染物浓度的实时动态分布。

创新当然无法一蹴而就。曾经,中国的技术和设备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外,经历了漫长的引进吸收、自主创新,才实现了国产化和大量推广。“再比方说,很长时间内,钻爆法仍将是隧道工程建设的主要工法。”方勇说。不过,在今天,这种方法正在走向全工序机械化与智能化,或许某一天,还会实现真正的无人化。

而这些,正是方勇为之奋斗的新“洞天”。

编辑:小鹿

行业数据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