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智库·专家>正文

沈侃:从架桥机司机走出的盾构工匠

分享到:

在闷热潮湿的狭长隧道内盾构施工现场,一位身穿灰色工装、头戴安全帽,身形消瘦的小伙子冷静地给盾构机“把脉”。他正是中交(广州)建设公司广州地铁十二号线项目的盾构管理部副部长沈侃。

别看沈侃整天围绕着盾构机打转,保证盾构掘进正常推进,然而他最初并非科班出身。2009年,沈侃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机电一体化专科毕业,来到哈大铁路项目部,从事架桥机操作,同时做好架桥机维保。

2013年,他主动提出“转型”,由高空转入地下,从此与盾构机结缘。“转型”后的第一个项目便选择了最高难度的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项目,该项目在当时是全国在建最大的过江盾构隧道。刚接触到盾构机时,沈侃对80余米的盾构机“完全摸不着头脑”,不过,他没有因此而退缩。

在盾构机组装期间,作为盾构司机的他需要在组装现场蹲点跟进组装情况,并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对盾构机进行细节上的调整。“有很多细节是生产厂商不清楚的,比如一些管线布局走向,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它会碍脚,会压缩通道行走的空间。”沈侃解释道,人若是疏忽脚下情况就容易被绊倒,遇到突发情况时,本就狭长的盾构机走廊通道将变成危险重重的“风险长廊”。为解决蜘蛛网一样杂乱的管线,他测量每根液压软管的长度进行编号制表,使用时再根据实际距离选择合适管线;把主线、控制线分离全部走桥架,避免了电磁间的干扰,安全又美观;在盾体内钢结构件上焊接线排,用于固定电缆线;同一区域的压力表统一布置在一处并列排放,更利于查看数据;台车靠电瓶车轨道侧全部加装护栏保证安全。

“相比之前管理架桥机设备,我觉得研究盾构机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分析其中的线路、模块及掘进参数,更有挑战。”正是对盾构工作的热爱,让沈侃走得更远。南京纬三路过江隧道顺利贯通后,沈侃先后参加到福州地铁2号线、成都地铁17号线、福州地铁4号线及广州地铁12号线的建设。

2012年,他参加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本科专业的继续教育,顺利毕业。“成为一名盾构工匠,专业专注是最根本的要求。”沈侃一直这样鞭策自己,练成一身有口皆碑的好本领。曾经在福州地铁4号线施工过程中,大家认为只是普通的盾尾漏浆时他却觉察出其中的不同,及时将自己的判断向项目部报告。经过现场试验检测,证实漏浆情况不是简单的注浆压力高和盾尾间隙不好等原因,而是盾构机尾刷部分点位的损坏,在后续尾刷更换过程中实际情况也确实同他判断一致,此次尾刷的更换有效地保证了盾构机安全的下穿高压电塔,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跨界转型”9年来,沈侃屡获殊荣“中交集团职业技能竞赛盾构机操作工决赛故障排除项目第一名”、“中交集团职业技能竞赛盾构机操作工比赛中获团体第二名”、“中交二航局第十三届‘十大杰出青年’”,二次获得“中交二航局青年岗位能手”,同时作为主要作者之一获得《盾构机刀盘防结泥饼装置》等三项专利。

2022年,二航局命名的“沈侃盾构机操作维保品牌团队”在广州地铁12号线第六项目部挂牌,这意味着对他在技术及技能上的认同,他又承担起培养盾构人才的重任。

编辑:小鹿

行业数据 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