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网站首页返回旧版

如何“惊艳出圈”! 探索旅游观光巴士创新发展之路——专访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运行总监王蓉卿

分享到:

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实施《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则》,更好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等《关于开展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推荐精选工作的通知》(办资源发【2023】82号),文化和旅游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国家邮政局、国铁集团共同遴选出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10个,典型案例36个。蜻蜓观光巴士入围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引起广泛关注。

值此,城市交通网记者采访了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运行总监王蓉卿,就如何探索旅游观光巴士创新发展之路,听听他怎么说。

简单介绍一下公司目前经营状况?

王蓉卿 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运行总监:

从2010年10月到现在,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已经运行了将近13年,服务了中外游客将近在1,000万左右人次。运营的车辆由当时的10台车,逐渐增加,到最高峰时期已经拥有30台车,拥有5条观光线路,线路总长约70公里。总营收3.6亿元,票价也从原来的30元增长到60元。为社会提供了近200个就业岗位,成为上海对外宣传的一张城市名片。

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有来自哪些方面的压力,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什么?

王蓉卿 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运行总监:

融合发展的压力谈不上,针对上海市场来说,我们现在不存在市场压力,原来存在信息差,而现在很多游客信息互通,高铁四通八达,犹如神经系统延伸到全国各个角落,随着游客自由行和深度游的兴起,旅游业态也跟着转型,很多游客到旅游目的地首选“观光巴士”作为交通工具,不缺客源缺少的是有特色和快捷的旅游交通工具。

你提到有来自哪些方面的压力?主要是来自于政策法规对运营车型生产的制约,同时影响了观光巴士产品升级与创新,这个制约对于观光车来说是致命打击。因为观光车本身作为一个城市旅游娱乐的项目,如果用普通客车去做观光车,那意义就很小了,普通巴士,包括地铁,都属于乘客可采用的了解城市的交通方式。在2013年之前,虽然政策上有所制约,但是,部分厂家还能提供个性化的交通工具进行的选择,比如说双单层敞篷车、卧铺车,还包括一些个性车辆,都可以在市场上购置;但现在,政府取消了一些车型,包括双层敞篷巴士,还有一种非标准的个性车型等生产,理论上这是为了确保乘客的安全,但这也给我们做旅游观光巴士行业人士的最大压力来源。

如果我们跟公交车一样的,乘客不需要也没必要去坐我们的观光巴士了。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可以拿出一些意见和想法与企业沟通,我们企业也提供一些依据:包括国外欧洲美国、英国、意大利、法国他们的双层巴士、敞篷车也还在运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报道或者是有详细记录发生过重大的交通事故,存在安全隐患,另外,上海刚刚报废了8台双层巴士,13年之前一直在运营,期间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深受游客的喜爱。游客就喜欢双层巴士,因为视角也好,感受也好,乘坐能达到了一种与城市合一的最高的体验。

归根结底就是可选择的交通工具的品种种类太少,无法选择对我们的压力是最大的。如果说有水陆两用、双单层敞篷、或者是一种奇特的有城市文化的形象的车型,给我们观光公司采购运行的话,那个市场可能会越做越大,对城市也有很大的帮助及提升,作为一种城市吸引力,我们能更好的打造好都市旅游这张优质名片。

您如何看待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理念?

王蓉卿 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运行总监:

基于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目前的长途客运、公交客运也正面临着怎么转型。我们想打破陈规,有一个问题在所有问题里最大,这就是道路交通法跟地方的运营规定,也就是在客运条例跟城市客运条例这两个条例贯通又不打破的情况下,要融入发展还是很有难度的,其实我们已经碰到了这个问题。

我们虽然在做旅游观光巴士,但是我们属于具有公交和旅游双重属性,那么这个两样东西怎么融合呢?立足交通行业我们属于公交,要符合公交的规矩;立足旅游行业我们希望旅游大发展,哪里有客源哪里有市场我们就应该到哪里去,但是现实往往受到制约,这个常规的制度不打破,融合还是会受到限制。

交通运输与旅游深度融合中有哪些具体创新案例?

王蓉卿 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运行总监:

“建筑可阅读”,具有较强兼容性的海派文化,让上海拥有复杂而又多样的建筑形态。通过观光巴士“边走边看”的方式来解读城市变化,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掀起全城打卡建筑、走进建筑、解读城市的热潮。

“食在广州”,是因为广州的美食文化丰富灿然,蜻蜓观光巴士目前在广州做了一个可以在车上吃茶点的餐吧,深受当地乘客跟外地乘客的喜爱。

另外一个项目是音乐巴士,乘客可以演唱,音乐学院的学生们也可以演唱,大家喝喝茶,欣赏景色,听听歌。目前在广州做了这两个项目。

我们在上海创新了一个开心巴士,《开心巴士》是由开心麻花和都市观光巴士联合打造的,首个以喜剧形式融讲解和观光于一体的文旅产品。

原有的运势、运能的设备不能改变,但要放安全于首位的条件下,我们创新了一个小场景,一些情景剧和现场脱口秀表演,但是这些尝试并不是真正以推动观光旅游为目的,观光旅游的目是让游客多了解城市而不是仅仅了解城市文化的某个细节,而是我们作为一种引流的方式,让人家知道有这么一个观光车也有这么一个演出。

如果我们将来得到发展,势必要面临原先的瓶颈,老制度能否改变一下,对可选用车型的限制放松一点,我们顺势可以把服务改为开放。举个例子,比如说观光巴士开到了南京路永安百货门口停下来,可以看一节《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演出,演了一分钟到两分钟的情景剧,这能不能做到?游客来到外滩,能不能看一下外滩的繁华,回顾体验一下外滩建筑前世今生?我们的设想在现在的道路法规和城市管理条例下是不允许的。

其实我们也有很多的东西等待创新,目前我们在福州也在探索一个如何在车上带货营销当地特色的创新模式,因为福州旅游资源不多,但土特食品特别多,去旅游观光再买一些特色食品:佛跳墙、橄榄、茶叶,还包括一些鱼丸、鱼饼,都极具福州的特色。但现在这些想法受到条款的制约,不符合旅游局的规定,不能在车上强卖营销,这个规定限制了去创新,这是个难点。

目前我们整个营收、营销对社会回报率、社会的经济拉动都很大。我们基本上把周边的商铺、拉动了旅游有关的商业,包括景区、饭店、酒店业务。

为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您有哪些建议?

王蓉卿 蜻蜓观光巴士有限公司运行总监:

我们又回到前面所谈到的政策制约的问题,呼吁一下能否针对某些旅游企业,公交或是长途客运做定位、定性,让官方为这些资质的公司可以去定性,这些车可以去做什么,有什么场景,可以做些什么但是必须符合什么条例,可以立出一个项目或是一个行业出台行业标志,现在我们是混合的旅游交通企业,又是公交公司又是旅游公司,但旅游局跟我们讲你又不是景点,其实我们是城市中的移动景点。比如浦江游览也是交通工具,既然他能作为黄浦江上的一个景点,为什么我们观光巴士不能变景区?

建议出台一个针对观光巴士行业的标准,国家的交通法规跟地方法规能不能修改补充一些进去,让我们这些作为一个观光巴士旅游的新的产业有一个标准去做。

我们过去13年的经历,基本就受制于这几个问题,客源不成问题,问题是我们怎么去做好接待,这个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的接待服务设施跟不上,我们缺的是装备。

我们目前全国15个城市以上开通了观光巴士业务,每个城市用车量大概20-25台车,但是我们这种小众企业,销量有限,又不一定能满足车企的研发成本,要么就买他们现有的车型,要么就选择不买。

在此,我呼吁中国的那些质量好知名度高的车企、厂商包括金龙、宇通、安凯、比亚迪等大的车企,能不能跟我们这些观光车公司进行紧密的合作,对于我们双方也是一个很好的融合,我们把市场的需求情况告诉这些厂商,他们也能根据我们的这些要求和安全合理的方法去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特色的、符合游客需求的车辆,我们愿意与汽车厂商一起合作开发观光巴士项目,也希望能共同协商跟政府有关单位去报备争取一些利益,达到共赢。

编辑:敬之

行业数据 更多

Baidu
map